制作运输阶段
钢构件开始制作前,应安排相关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工作。
技术交底完工后,根据工程设计要求编制详细的制作工艺方案,提出施工机具要求及安排制作人员、焊接材料等工作。
因本工程钢构件为厂内制作,厂外安装,所以钢构件制作应详细区分各安装单元构件,制作完工后根据(GB50205-2001)验收签发构件合格证。
钢结构制作施工过程中,应注意各种资料的收集、整理工作。
钢结构制作完工发运前3天,应联系好各种运输车辆,及时将各种材料检验装箱后运输。
安装阶段
材料到达工地现场前2天公司将派人进驻现场,联系好各种运输及装卸设备,为工程开工作好充分的机具准备。
本工程安装原则为厂内技术人员指导,我司组织安装力量,公司将派人作好人力配备计划,精心挑选各种必需工种人员等,并进行施工前安装技术及安全交底工作,并作好记录,同时贯彻落实工程质量与安全目标。
工程开工前,应会同建设单位人员办理好当地工程开工必办的各种手续,并作好施工安装过程策划。
安装过程中,各工序相互交接时应有验收记录,并且对存在的不合格品及时进行返工返修。
中间湿接缝施工
根据现场的实际情况,预制梁湿缝拟采用倒吊模板。施工技术措施如下:
对已架设好的梁再次进行位置复测检查,核实梁体位置是否正确,以确保湿接缝的宽度和厚度满足设计要求。
模型安装:对箱梁湿接缝梁采取倒吊模板现场浇筑法施工。
将预制梁湿接缝表面和现浇桥面板砼的结合面处凿毛,清除结合面上的杂物及浮皮,并用水冲洗干净。
钢筋安装:湿接缝钢筋严格按设计图纸进行安装,焊接时,其焊缝长度大于设计及规范规定。
砼灌注:湿接缝砼采取泵送入模方法施工。
体系转换
本标段T梁采用先简支后连续结构。其体系转换程序如下:
阶段:⑴预制主梁,浇筑桥墩、盖梁、过渡墩支座垫石并预埋钢筋、钢板等预埋件,组装架桥机具设备。
安装过渡墩顶支座,按对称、均衡原则架设主梁。
第二阶段:⑴焊接固结墩处梁底与盖梁顶钢板,并连接横隔板及翼板横向湿接缝钢筋,浇筑横隔板、翼板湿接缝等横向连接砼。
待横向连接砼强度达到设计强度90%,方可进行后续施工。
第三阶段:⑴立好各墩顶现浇段模板,布设墩顶现浇段钢筋及墩顶负弯矩波纹管。
浇筑墩顶现浇连续段。
第四阶段:⑴墩顶现浇段砼强度达到设计强度90%,并且龄期不小于5天,张拉墩顶负弯矩束。
每跨先张拉两端墩顶负弯矩束,而后张拉中间负弯矩束。
布设整体化层钢筋网及墩顶加强钢筋网,浇筑桥面现浇砼。
第五阶段:
进行防撞栏、砼铺装等其它附属设施的施工。
本标段预压分为等载预压和超载预压两种方式。
填土至预定高程后,应有3个月至9个月的预压期,预压期间,按设计及规范要求进行沉降监测,当连续3个月的路基中心沉降量小于5mm/月且推算的工后沉降小于容许沉降量时,可进行卸载。土工格栅
土工格栅在软基处理后、填土前铺设。
土工格栅沿路堤横向铺设,一层土工格栅铺设在砂垫层顶,多层是,则按30cm间距逐层铺设,或铺设在碎石垫层顶;铺设时,土工格栅纵向搭接不小于10cm,并用高强塑料扎口扎牢,之后沿搭接方向每4m设置一个门钉,门钉压入土中30cm。
预应力管桩
管桩分节预制,平板车运至工地,管节采用法兰盘连接,三点支撑履带自行式柴油打桩机施工,施工从一端向另一端排打作业,隔桩跳打。施工顺序:清除障碍物→平整场地→测定桩位→桩机组装→打桩准备→喂桩、插桩→初打→矫正→正式打桩→接桩→送桩→移位施打下一桩。
路基填筑基底处理
一般地段路基基底:填筑前用挖掘机配合汽车清理地表种植土、树根及杂草等物,用压路机把基底碾压密实达到设计要求,斜坡地段按规范要求开挖台阶。路基填筑试验段
路基压实度采用重型击实标准,在施工前,选择一段长200m的路基作为填筑试验段。试验段分层填筑密实度达到规定要求,试验时作好记录,试验结果报监理工程师批准后即可成为该种材料施工控制的依据。试验结束时,试验段若达到质量检验标准,可作为路基的一部分,否则挖除,重新进行试验。
填土路堤
按试验段所取得的各项技术标准,每层填土厚度控制在30cm以下。路基填筑从低地段开始,分层平行填筑,先填边,后填心,推土机粗平,平地机细平,重型振动压路机碾压。施工中严格遵守四区段、八流程的顺序施工。填筑宽度每侧加宽不小于50cm,每层填筑完毕经检测合格后,进入下道工序。